这要是别人,只怕当场就一口应下来了。

 这可是王翦哪!

 秦国第一战神啊!

 能成为他的门客妥妥的是种荣耀。

 而且还可以远离战场。

 然而沈兵却犹豫了。

 王翦皱了皱眉头,略带怒意沉下脸问:

 “难不成是我王翦的门槛太低了,不入工师法眼?”

 沈兵赶忙作揖回答道:

 “不,大将军。”

 “若属下成为大将军门客……”

 “那么第一件事,只怕便是让大将军不收属下为门客。”

 这话有点拗口,不过王翦还是听懂了。

 他“哼”了一声:

 “是何道理,说来听听。”

 沈兵不答反问:

 “大将军当知李牧已死吧!”

 王翦点头回答:

 “自是知道。”

 接着又反问了声:

 “难不成你知道李牧为何而死?”

 李牧一事的内情只有沈兵、杨婷几个知道。

 至于其它人,包括赵王、赵葱在内其实都蒙在鼓里。

 不过当然,沈兵要说的不是真相。

 沈兵说:

 “属下虽是不知内情,却知道原由。”

 “那李牧长年于漠北抵抗匈奴,制下练就了大批战力强悍的北地兵。”

 “且三番五次保赵国不亡,全国上下都知道李牧乃赵国支柱。”

 “于是……李牧距身死便不远矣。”

 王翦是何许人也,他马上就懂了沈兵这话的意思。

 不过沈兵能知道这些并由李牧引申至王翦倒让他有些意外。

 他望了沈兵一眼,然后微微点头道:

 “此言有理。”

 “若今日我收你为门下客,或许改日便会如那李牧一般……”

 接着就不再往下说了。

 沈兵也没说什么,只是举杯遥敬王翦。

 功高震主的话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重点是沈兵说的都是实话,才让王翦不得不服。

 那李牧是死于沈兵的离间计?

 或者死于许昌的谎言?

 又或者是赵葱的短视和奸诈?

 其实都不是。

 归根结底还是功高震主,根源始终是赵王想杀李牧。

 其它所有的一切不过只是一个诱因。

 或者说是赵王找到了一个合理的借口。

 此时的王翦就相当于李牧,秦国的李牧。

 所以王翦现在要做的应该是低调,而不是和杨端和抢人才、抢功劳。

 此时的王翦抢人才、抢功劳又有什么意义呢?

 他已经身居高位而且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功劳再往上加只会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而沈兵也不是什么高风亮节不愿攀王翦这个高枝。

 他心里很清楚王翦并不是什么高枝……

 灭六国时王翦或许还能威风,但一统中原后王翦就被雪藏了。

 有人说是告老还乡,也有人说是被暗中处死。

 哪种说法不确定,但可以确定的是此后史书就没有记载王翦。

 反倒是杨端和还出现在征讨匈奴的战场上。

 所以,是跟杨端和还是跟王翦,从长远来说几乎不用考虑。

 若是跟了王翦,几年后虽说情况没有王柏、雷桧那么惨,但只怕也差不了多少。

 不,应该不用几年那么久。

 因为他是沈兵,一个来自现代的沈兵。

 沈兵与王翦的组合很可能会把“功高震主”提前几年。

 到时不被连坐就算好了,还想着加官晋爵?

 王翦沉默了好一会儿,才为自己倒满一杯一饮而尽,然后朝沈兵点头说:

 “工师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王翦知道该如何做了。”

 说着就朝帐外叫道:

 “来啊,送工师回营!”

 另一边,沈兵被带走的消息传到杨端和耳中。

 杨端和当下就慌了手脚,马上下令停止攻城。

 这并不是说沈兵比攻城还重要。

 虽然在杨端和看来似乎的确如此。

 因为攻下邯郸只是一时之功,而拥有沈兵这个人才却可以让他长期获利。

 但此时的杨端和哪还有心思考虑这些。

 王翦要是直入军营带走沈兵,也就是说王翦知道他杨端和有意隐瞒人才。

 更严重的是还能猜出他有与王翦争功之心。

 这……要是王翦迁怒下来可就大事不好了。

 正犹豫是否要主动找王翦请罪时,就听李岩来报:

 “将军,沈兵回来了!”

 杨端和一惊:

 “沈兵回来了?”

 “就他一人?”

 李岩回答:

 “是,就他一人。”

 杨端和不知王翦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迟疑了下就下令道:

 “马上带他来见我。”

 于是沈兵又出现在杨端和的帅帐内。

 沈兵早就知道会有这一着,所以在路上就想好了托词。

 “将军,属下也不知发生何事。”

 “只是大将军欲招属下为门下客。”

 “然将军对属下有知遇之恩,师傅又对属下有再造之情,属下又怎敢背离?”

 “是以属下婉拒大将军之邀……”

 这并非沈兵有意说谎,而是与王翦交谈的内容说不得。

 开玩笑,那是“功高震主”的问题,能随便跟别人说吗?

 就算王翦没要求不外传,沈兵也知道把严口风啊!

 结果杨端和一听这话就感动得不要不要的。

 那可是王翦啊,愿意招其为门客,而沈兵居然拒绝了?

 杨端和甚至还有些不信。

 “你……你当真婉拒大将军?”

 沈兵作揖回答:“当真!”

 杨端和又问:“大将军可曾恼怒于你?”

 沈兵回答:“不曾恼怒。”

 其它的沈兵也不便多说了,毕竟那王翦可不是沈兵惹得起的。

 杨端和也不好问太多,只朝沈兵连连点头:

 “好,好!”

 “我果然没看错人!”

 “工师有情有义,我杨端和自然不会亏待你。”

 “工师这便下去歇息吧!”

 等沈兵走了之后,杨端和还是有些不放心。

 虽然沈兵是回来了,但他和王翦之间的问题还没解决。

 这时杨端和又收到王翦的一封书信。

 信中先是大赞沈兵一番,然后又说了些与杨端和应加强联系共同抗敌的话……

 实际上就是安抚杨端和,王翦身为大将军很懂这一套。

 直到这时杨端和才彻底放下心来,知道王翦并未怪罪他。

 心下庆幸之后,杨端和就恭谨的给王翦回了一封书信。

 完了后又给杨婷写了一封:

 “沈兵婉拒王翦之邀,往后我等无此顾忌。”

 “女儿可不必再施美人计!”

 杨婷看着第一句心里还暗自高兴,看到后半句脸色立时就变了。

 “沈兵你这个笨蛋!”

 “你这个混蛋!傻瓜……”

 沈兵表示无语:怪我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