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疑了一会儿,循便咬了咬牙说道:

 “罢了罢了,便信你这一回!”

 “变阵,将投石机分列两翼!”

 早做好准备的一众工匠应了声“诺”,就挥着小旗改变阵形将投石机分列两翼。

 不仅分列两翼,还按沈兵的意思一层层的朝向两翼并备好火弹。

 此时李牧的北地精骑已出现在荒野另一头,杨婷自是没去留意后方阵形变化。

 倒是那啬夫陈隗发现阵形不对,一路狂而来命令循改回去。

 循便用起了他常用的一套,装作耳背打混磨时间。

 事实上,当北地精骑出现在杨婷视线中时她就意识到自己犯了个错误。

 北地骑兵根本就没有下马布阵的样子,更没有策马冲阵的意图。

 它们分为两队一左一右从侧翼疾驰而来,自始至终未放缓速度。

 杨婷暗道要糟:

 “敌骑是要绕过我军。”

 “其目标是……”

 “长城!”

 杨婷差点就被这个想法吓傻了。

 “长城,李牧是要攻长城!”

 “自己为何如此愚钝,那沈兵已一再提醒这是李牧的调虎离山之计!”

 “其目标是长城,又如何会与自己缠斗?”

 “现在该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杨婷一时手足无措没了主意。

 沈兵猜的没错,李牧的目标是长城。

 在此之前,李牧准备了两个进攻方案。

 一个是秦军没发现埋伏。

 那么其主力会直奔马头山,路上便踏进李牧预设的伏击圈。

 然后……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李牧会先收拾完秦军主力,再里应外合拿下长城。

 到时杨端和自是没有幸理。

 另一个方案:若秦军发现埋伏,赵军便绕过秦军主力直攻长城。

 秦军已出长城二十里有余。

 秦是步兵而赵是骑兵。

 若李牧分出几队骑兵骚扰,秦军没有几个时辰赶不回长城。

 而赵军却可借骑兵之速先行赶到长城一阵猛攻。

 就算秦主力及时赶回,也要面对赵军布下的防御。

 看着五千精骑自两侧绕过,而秦军却只能守在原地无可奈何。

 李牧脸上不由露出了得意的笑容,同时“哼哼”了两声。

 此时杨婷是着实慌了,她甚至都在心里喊:

 “父亲,女儿不孝!”

 “不仅没能救你,反把长城丢了!”

 “长城一丢,便再无回天之力……”

 然而……

 正当李牧洋洋得意而杨婷万念俱灰时。

 突然几道火焰冲天而起直扑阵形两侧。

 “放!”沈兵大喊。

 松明火弹在一片机括声中再次腾空而起朝两翼飞射而去。

 一捆捆被点燃的松明滚落到足有半人高的芨草上,霎时就燃起处处野火。

 北地骑兵的战马多是在漠北草地或沙漠与匈奴作战,何曾见过这等场面。

 霎时受到惊吓队形马上乱了,甚至还有些骑兵因此掉下马来……

 这并不是骑兵骑术不精,而是在没有马蹬、马鞍的时代掉下马是常事。

 这也是骑兵通常不直接冲击步兵方阵的原因,甚至这时代骑兵在对步兵时更常见的是下马步战。

 杨婷回头一看,不是砲师还有谁?

 那一刻杨婷再次体会到了绝处逢生的感觉。

 来的正是时候!

 自己怎生把砲师给忘了?

 此时用火弹岂不是恰到好处?

 北地精骑正要掉转马头避过火势,却见空中又打来一波火弹。

 这一波却是麻衣弹。

 那火球便像一颗颗流星似的飞射到三百步外,且落地之后弹弹跳跳沿着陡面一路滚动。

 不一会儿便火头四起,秦军阵形两侧便像是从地下生出了两道火墙。

 且这火墙还在继续往四周扩散,被风一吹更是有如潮水般往四周蔓延。

 其实此时赵军骑兵还是可乘火势不大时冲过去。

 但李牧却让部下吹响了牛角号硬生生的将骑兵收了回来。

 这不是骑兵能不能冲得过去的问题,而是能否全冲过去的问题。

 能冲过一部又怎样?

 等火势一大后方的冲不过,岂不是被硬生生的分成几段?

 到时冲过的骑兵能攻下长城?

 若不能攻下,岂不是把骑兵都搭进去了?

 李牧冷冷的问身边的部将:

 “那秦军当真是杨婷领军?”

 部将回答:

 “确是杨婷。”

 顿了下,部将又补充道:

 “不过据探子回报,秦军中出了个能人。”

 北地军行军作战一向首重情报,是以早就在长城安插下了耳目。会知道些消息也不奇怪。

 李牧奇道:“能人?”

 部将回答:

 “正是!”

 “此人改良投石机设计火弹。”

 “卧牛山便是因此兵败。”

 “此番以火阻我精骑的,只怕也是此人作祟!”

 李牧皱了皱眉头,不满的问:“为何此时才报?”

 部将赶忙回道:

 “启禀将军!”

 “只因此人……”

 “不过是一名砲师操士,属下以为情报有误。”

 “是以欲查探清楚再报。”

 李牧“哼”了一声:

 “什么查探清楚。”

 “你是不信一名砲师操士有此等能耐吧。”

 “聪明才智又岂能凭出身论?”

 部将哪里还敢多嘴,忙拱手道:

 “将军所言甚是,是属下之过……”

 李牧不耐烦的挥了挥手打断部将的话。

 此时李牧对追责、过错之类没有半点兴趣。

 他远远眺望着秦军军阵,一边抚着嘴上的胡须一边若有所思的说:

 “砲师操士?”

 “居然是一名砲师操士!”

 “难道发现我军埋伏的也是他?”

 ……

 另一边的沈兵可没有李牧这般闲情逸致。

 在秦军因挡住赵军骑兵而欢呼时,沈兵就焦急的望向杨婷方向:

 “撤军啊!”

 “撤回长城再说!”

 “此时还不撤军,难道留着过年啊?”

 如果不是因为相距太远又不能离开岗位,沈兵早就跑上去冲这小妮子狂吼一通了。

 不过这一回杨婷总算是反应过来。

 没多久就打出了撤军的阵形旗号。

 撤军的阵形通常是“常阵”,也就是把部队分成前、中、后各个部份。

 几部份互相掩护撤退以防敌军冲击,沿途还一路布设拒马及绊马索。

 直到这时沈兵才暗松一口气:

 特么的为了保住小命真是操碎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