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甚至都能想到,如果自己没有出现,蒙恬会不会直接被赵高给提前搞死。
甚至都不会拖到两年后。
“公子,百姓们都已经安顿好了,那个赵四,我也已经派人看押起来了,还请公子定夺,该如何处置他!”
“如何处置他,该交由当地的百姓们而定,那些死去的百姓,可都是被他亲手折磨致死,这样的仇恨,如果不让百姓们发泄出来,会激起民变的!”
魏无咎听到这里,心中再次狠狠地被震动了。
最底层的百姓们,公子也会考虑他们的感受,简直是天大的幸运啊。
当扶苏来到安顿百姓们的营帐中时,正好军营中的饭菜也都做好了,正在被端上来。
五常大米的白米饭,白面馒头加大锅菜。
直接就给这些百姓们整不会了。
最底层的人,哪里见过这般食物。
就是做梦,都梦不见这样的美食啊。
“这……好像是大米啊,我听说以前楚地才有这样的大米吃呢,咱们这里了从未见过呢!”
“二狗,你还认识大米呢?”
“我也是听我一个亲戚说过,但是我也是头一次见,但是这个白白的圆圆的是啥?一摸还软软的呢!”
“我也不知道,但是看着有点像女人的奶子!”
“……”
“乡亲们!”
扶苏清了清嗓子,高声说道。
原本嘈杂的现场,瞬间就安静了下来。
百姓们纷纷转头看向扶苏,眼中满是敬畏与好奇。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第一次见到这位大秦的公子,也是第一次感受到如此不同寻常的待遇。
扶苏微微一笑,温和地说道:“乡亲们,我知道你们经历了许多苦难,但请相信,有我们在,你们不会再受到伤害。这些饭菜,都是为你们准备的,希望你们能够吃得饱,穿得暖。”
百姓们闻言,纷纷感动得热泪盈眶。
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很久没有吃过一顿饱饭了,更不用说这样的大米白面和馒头了。
此刻,他们心中的感激之情,简直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扶苏又指了指一旁被看押的赵四,沉声说道:“至于这个人,他就是害得你们流离失所的罪魁祸首。我会将他交给你们处置,但请你们务必保持冷静,千万不要做出过激的行为啊。”
只是扶苏一边说这话的时候,一边拿出一把匕首,在前面那几个年轻人的眼前晃**着。
“乡亲们,千万别冲动,尤其是不能动刀啊……”
结果经过扶苏“善意”的提醒后。
前面的年轻人眼睛瞬间就红了。
从扶苏手中抢过匕首后,直接对着赵四的胸口就扎了下去。
“噗嗤——”
鲜血狂飙,喷射了年轻人一脸。
就连眼睛,都被找死喷出来的鲜血染红。
魏无咎在一旁差点没吓出一身冷汗来。
那锋利无比又明晃晃的匕首,就那么拿在年轻人的手中。
万一要是起了歹心,行刺公子,那可就是把大秦的天给捅破了啊。
所以在夺走匕首后,魏无咎就站在了扶苏前面,手也搭在了剑柄上。
只要出现些许异样。
魏无咎就会毫不犹豫地出剑击杀眼前之人。
而悲催的赵四,至死也没能开口求饶。
因为愤怒的人们,已经是彻底的杀红了眼。
自己的亲人,竟然被赵四活活折磨致死。
自己还被人当枪使。
一念至此,心中怒意更甚。
一下子就冲过去十好几个血性年轻人,将赵四直接给捅成了马蜂窝。
死得透透的,哼都没哼出一声来。
就提前去地府报道了。
“魏无咎!”
“在!”
“把这些粮食,分给乡亲们吧,另外将死去的乡亲们,全都厚葬,他们的死,也是受我们的牵连啊,唉……”
一声无奈的叹息,也让扶苏感受到了政治斗争的无情与狠辣。
扶苏的叹息声在营帐中回**,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对无辜百姓遭遇的同情与无奈。
他深知,政治斗争的残酷往往波及无辜,这些乡亲们的死,正是因为那些高层的权谋和斗争,才导致了他们遭受这样的苦难。
魏无咎听到命令,立刻领命而去。
他明白公子扶苏的心意,也知道这些粮食和厚葬是公子对那些死去乡亲们的最后一份关怀。
很快,魏无咎就按照扶苏的吩咐,将粮食分发给了乡亲们。
这些百姓们拿到粮食,心中对扶苏的感激之情,更加浓厚。
他们知道,这些粮食不仅代表着温饱,更代表着大秦公子的关怀和温暖。
同时,魏无咎也组织人手,将那些死去的乡亲们进行厚葬。
每一个坟墓前,都竖起了石碑,上面刻着他们的名字和生平。
扶苏亲自前来,为这些无辜的百姓们默哀,祈祷他们在另一个世界能够安息。
处理完这些事情后,扶苏的心情并没有轻松多少。
他深知,自己的任务还没有完成,还需要继续努力,才能保护更多的百姓免受苦难。
不但要对抗来自咸阳的阴谋诡计,更要尽快扫平匈奴之患。
……
第二日一大早。
扶苏就来到了蒙恬的帅帐中。
打过抗生素后的蒙恬,经过一晚上的恢复,已经好了大半。
虽然还不至于活蹦乱跳的,但是基本的行动已经恢复了。
“公子,快请坐!”
蒙恬将自己的帅位让了出来。
以示对扶苏的尊敬。
“蒙将军不用客气,我来是找你商量点事儿!”
“公子请吩咐!”
“说吩咐就远了,咱俩之间,就以兄弟相处如何?”
“啊?这……不合礼数吧……”
“莫非蒙将军瞧不上我?”
“岂敢岂敢,既然公子如此要求,我蒙恬也自当遵从!”
“这就对了,我今天来,除了看看你恢复得咋样之外,还想跟你商量下,打大军的安置问题!”
“大军安置?莫非有什么不妥之处?”
“三十万大军,赵高卡住你的粮草,短短数日就可以将你扼杀在上郡,你可曾想过为何?”
“这……”
“三十万大军,粮草供需也不是小数目,所以我的建议,就是自给自足,屯田戍边!”
“屯田戍边?”
“没错,平日里,让大军开垦荒地种粮放牧,这样就可以大大缓解自身的粮草供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