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的这番话,犹如平地惊雷,直震得蒙恬心神剧颤,面色惨白如纸。
他的心跳如同被重锤猛击,急促而强烈,几乎要从胸腔中跳出来。
蒙恬身为大秦帝国的上将军,一生征战沙场,杀人无数,可谓铁血心肠。
但此刻,面对扶苏那轻描淡写却又充满决绝的话语,他却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惧和惊惧。
他手中的唐横刀,此刻仿佛变得无比沉重,几乎让他握不住。
他深知,扶苏这番话若是传出去,那将是惊天动地的大事。
抗旨不遵,这是何等的大不敬,更何况扶苏还提到了更为骇人听闻的弑君之语。
蒙恬虽然忠诚于大秦帝国,但他更清楚,一旦这些话语传到始皇帝的耳中,那将是怎样的后果。
“大将军是不是后悔接受我的这份礼物了?”扶苏的声音在蒙恬耳边响起,打断了他的思绪。
他抬起头,看向扶苏那平静而深邃的眼神,心中更加惊惧。
“这……我……公子你……”蒙恬结结巴巴地说着,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扶苏轻轻一笑,似乎并不在意蒙恬的失态。
他指了指蒙恬手中的唐横刀,说道:“大将军不必害怕,我说的只是万一,又不是一定会发生那样的事情,你说对吧!”
蒙恬闻言,心中稍安,连忙点头附和道:“对对对,公子说得对,我就说嘛,公子怎么会抗旨……”
然而,他的话音未落,扶苏却又一次打断了他:“我不但会抗旨,我还要弑君,你待如何?”
这一次,蒙恬再也承受不住这巨大的压力。
他双腿一软,跪在了扶苏面前,脸上更是被吓得毫无血色。
“公子啊,此话万万不可乱说,即便你是陛下的长子,又是大秦的储君,但是如此大逆不道之言,决不可再说啊,万一传到陛下耳中,公子岂非死罪?”蒙恬颤抖着声音说道。
扶苏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蒙恬,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他知道,自己的这番话已经让蒙恬彻底吓破了胆。
但他也清楚,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那就是掌握主动权,牵着蒙恬的思维,顺着自己的路子往前走。
随后扶苏淡淡地说道:“出我之口,入你之耳,莫非,蒙恬将军是想打算到父皇面前举报我?”
蒙恬闻言,连忙摇头否认道:“公子,我蒙恬对大秦忠心耿耿,对公子您更是赤胆忠心,绝不敢有此背叛之举。只是,公子,这些话真的不能再说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啊!”
扶苏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之色。
他知道,自己已经成功地掌控了蒙恬的心态。
接下来的事情,就会变得更加容易了。
“蒙恬将军,这里也没有外人,不如,我给你讲个故事,如何?”
“啊?现在?这……合适吗?”
“莫非蒙恬将军,不愿意听?”
“岂敢岂敢,末将洗耳恭听!”
蒙恬赶忙擦拭了下额头的冷汗,心中更是不由得一阵惊恐。
心中对这位以仁爱之名名扬大秦的长公子扶苏,充满了大大的问号。
“从前呢,有一位帝王!”
“长公子说的是那位帝王?是我大秦的王,还是以前六国的王?”
“听我讲故事就不要打断我好不好?做人的基本礼貌你都不会了啊?”
“公子息怒,是我唐突了,公子请继续!”
蒙恬尴尬地退后几步,侧耳静听。
“这位帝王呢,有很多个儿女,但是呢,他的大儿子,有着自己的治国理念,跟他的治国理念几乎是背道而驰;
所以这位帝王,为了锤炼他的大儿子,所以就派到了军营中,前去增加阅历,同时也磨练心性,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明白自己的苦心;
只是突然有一天,这位帝王突然崩逝了,正好大儿子又远在军营中,不在身旁,此时,帝王身旁的宦者,就动了邪念,逼着帝王带在身边的小儿子,就直接私改遗诏,立了帝王的小儿子为储君。”
蒙恬听到这里,心中大惊。
有些难以置信的看了一眼扶苏,问道:“公子,这宦者私改遗诏,岂不是死罪?而且是灭族之罪!”
“你想多了不是,人家立了小儿子成为了大王,谁还会定这位拥立新君最大功臣的罪呢!”
“那大儿子呢?大儿子就没有质疑遗诏吗?”
“遗诏?呵呵呵,那名宦者,在篡改了拥立储君遗诏后,直接以新王的旨意,给大儿子发去了谋反论罪的旨意,让大儿子自杀谢罪!”
“啊?这……这不是……乱了法度吗,那大儿子就没有回去当面质问清楚?”
“他倒是想啊,可是没人帮他啊,他孤家寡人一个,如何能办得到,所以最后直接自杀而死!”
“唉!真是……真是太傻了这个大儿子……”
“蒙恬将军当真如此认为?”
“那当然啊,如果大儿子回去跟小儿子当面对质,也许就不会枉死了!”
“那如果是让你自杀呢,蒙大将军该如何应对?”
“让我自杀?”
“对,如果是圣旨让你自杀,你是死,还是不死呢?”
“既然是圣旨,末将肯定是要死的,但是公子讲的这个大王的儿子,却是不该,他毕竟是大王的长子啊,怎么会如此不辨圣旨的真伪啊!”
听到这里,扶苏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他轻轻摇了摇头,说道:“蒙恬将军,你可知那大儿子为何不回去当面质问?”
蒙恬一愣,皱眉道:“末将愚钝,还请公子明示。”
扶苏深深地看了蒙恬一眼,缓缓说道:“因为那大儿子知道,即便他回去当面质问,也不会有人相信他的。毕竟,遗诏已经被篡改,新王已经登基,他的身份和地位都已经被剥夺。而且,他也没有足够的实力和影响力去对抗新王和宦者的势力。所以,他只能选择自杀,以保全家族的荣誉和尊严。”
蒙恬闻言,不禁默然。
他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既有对那大儿子的同情和惋惜,也有对现实政治的无奈和愤慨。
扶苏看着蒙恬的反应,心中暗暗点头。
他知道,自己这番话已经触动了蒙恬的内心。
接下来,他就可以更进一步地引导蒙恬,让他成为自己实现野心的重要助手。
于是,扶苏继续说道:“蒙恬将军,你可曾想过,若是你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该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