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灭了赵家满门,对两位尚书来说,只是易如反掌之事而已。

问题症结在于,做了此事之后,该如何能够完美善后!

京畿地区,类似赵家这样的豪门大族还有很多,而他们在朝中有着两个靠山,即是朱国祯和韩爌,所以才会出现利益关系盘根错节的势态。

要想解决问题,最好还是由朱国祯出面,让他来决定该如何处理。

在去往朱国祯府邸之前,程纯阳面露忌惮,问道:“秦兄,咱们就这样去见朱阁老,他会乐意吗?”

“应该不会对我们拒之门外,朱阁老和韩爌之间的明争暗斗没有结束,他也需要底下的力量来稳固在内阁中的地位,否则他也不会向沈炼抛去橄榄枝,又帮助沈炼推行新政改制。”秦士文说。

“那……好吧。”

程纯阳是怕这样做,两边都不讨好,既然秦士文愿意前去,那就一起同行。

如果许多年来的脏事全部被抖落出来,程家和秦家的祖坟,估计都得被朱由校下旨给刨干净。

谁都不想见到这样的结果。

赵朗明之所以会那么有恃无恐,即是他握着大量官吏的把柄,并且涵盖六部。

秦士文可以确

定,想弄死赵朗明的人,绝非只有自己和程纯阳。

此事,好办,但要办的滴水不漏。

来到朱府过后,秦士文和程纯阳并未从马车上下来,而是让马夫前去通报。

不到一刻钟,朱家的管家便走到马车旁,毕恭毕敬道:“两位尚书,请随我从后门进入。”

二人没有回应,趁着夜色绕到宅院后门。

朱国祯已经备好茶水在书房中等候。

碰面之时,朱国祯吩咐管家。

“我与两位尚书密谈之时,不可让人接近。”

管家轻声应道:“阁老请放心,哪怕是只苍蝇,都靠近不了您的书房。”

“去吧。”

“老奴告退。”

毕竟是首辅府邸,安防措施要高明许多,毕竟朱国祯的一言一行都能够牵动朝堂局势,平日必须得小心点。

秦士文以为,朱国祯还会对二人阴阳怪气地挖苦一番,结果这老头子一开口便是直入主题。

“两位,你们前来,大概是为了赵家的事情吧?”

秦士文毕恭毕敬道:“阁老明鉴,赵家有些不识好歹,明知朝堂形势,仍是要从中作梗,还翻出陈年旧账作为要挟,故此前来求助阁老。”

“一个兵部尚书,一

个户部尚书,竟然让一个商人给为难到了,真是稀奇事。”

朱国祯本就是老狐狸中的千年狐狸精,旋即正声问道:“都说吧,打算怎么做。”

“不弄死赵朗明,我等二人寝食难安,不扳倒赵家,太医院就无法完全控制京畿地区的药材流动。”秦士文直言道。

事情既然都已经闹到如此地步,继续搞那些弯弯绕实在没有意义。

不如把事情摊开了说,也能让朱国祯心中少些芥蒂。

朱国祯闻言,居然忍不住笑道:“咱们以前对沈炼很看不上,认为他少年得志,心高气傲,不识大体,迟早有一天会在朝堂上栽跟头,可这么长时间了,沈炼不但安然无恙,反而又做出了那么多实事功绩,属实是我大明的救星。”

“的确,我们这些出自东林书院的人,代表着豪强劣绅、世家权贵的利益,有些事情不得不尊崇他们的意思,但究其根本大明帝国的运转是依靠着百姓来维持。”

“沈炼选择和皇权站在一边,即是要利用皇权替百姓做事,他争的是万世功名,而我们却只争眼前利益。”

程纯阳补充道:“沈炼身上有权臣的影子……”

权臣也好,奸臣也罢,以后在史书上,沈炼的名声比起我们要好听太多。新政改制违背了东林党人的利益目标,可现在某些东林党人要将老朽扳倒,这就让老朽有些难以接受了。”

“又想让老朽帮他们守住利益,又不想让老朽一直霸着首辅之位。”

“二位,从赵家下手没有问题,老朽会在朝中给予全力支持,但在这之前,你们得把所做的事情全部都抖落出来!”

朱国祯眼神阴厉,死死凝视着眼前二人。

长期身居高位之人,若是能够坐稳位置,身上就会天然形成一股气势,令人望而生畏。

就好比,朱由校当了七年皇帝,哪怕病恹恹的时候瞥他们一眼,都会汗毛炸立!

秦士文心中羞愧,有些丑闻实在说不出口,便找朱国祯借了纸笔,将大概情况写在纸上。

程纯阳也是一样。

朱国祯看到过后,略有震惊,随即平复。

“好,主要还是账本,这东西只有赵朗明知道,正好赵徽还在诏狱,利用他儿子作为挟制,让这老奸巨猾的东西不敢妄动。”

“士文,你是兵部尚书,一个商人豢养私兵,铸造刀剑,打造甲胄,这件事情

本就该让你来管。”

“纯阳,你是户部尚书,彻查近些年来赵家的税赋情况,在最短时间内将罪证收集齐全。”

“其他的事情,老朽来和沈炼进行沟通。”

三法司那帮人,可谓是韩爌的铁杆跟班。

以前韩爌当政的时候,还有着阉党压制,现在没了阉党,就差抱着大腿叫干爹了。

之所以能形成这种原因,还是现在支持韩爌的世家大族够多。

韩爌做出过承诺,如果他再度入阁,执掌朝政,会给他们解除更多的限制。

更是许诺他们的下一代,能够平平稳稳进入仕途。

虽然是传闻,但朱国祯印证过后,就看出了韩爌的野心。

这家伙表面上君子风范,背地里却是这般模样,那些士子还奉承他为叶向高之后的唯一能臣。

历朝历代,皆是如此。

世家大族向来能够掌握着较大的话语权,只因为他们能够给朝廷提供钱粮,皇权不得已而妥协。

那么,中间需要一个媒介来替他们和皇权沟通。

没了丞相制度,内阁首辅显然是最合适的人选。

这与洪武皇帝与永乐皇帝的初衷相悖!

却在历史中形成了一个新制度的雏形,内阁议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