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酒楼饭庄的掌柜,伙计们一头雾水。

就连周围经过行人,京城的老少爷们也算长见识了,看着满脸堆笑,一团和气的东厂悍卒,一个个看的眼睛都直了。

千古奇闻呐!

看着那一个个态度和气的东厂掌班,档头,番子,沿着长街两侧走进了一家家酒楼,然后……

那一张张生着横肉的脸上,挤出了那么一分或者几分笑容,客客气气的向着酒楼掌柜抱拳行礼。

再然后,竟然老老实实的掏银子买下了大批家禽。

一片哗然中。

这场面大伙谁也没见过呀,各家酒楼饭庄的掌柜强忍着胆战心惊,赶忙打躬作揖赔笑。

东厂竟然讲理了。

东厂的军爷买东西竟然给钱了!

这画面让长街之上过往行人都目瞪口呆,凑在一起指指点点着,交头接耳的议论着……

在这京城建成之后二百多年历史上,这或许是最令人匪夷所思的诡异之事,真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行人们纷纷摸着脑袋,一脸懵逼的见证这奇怪的大事件,嘈杂议论之声不绝于耳。

“这,这……出大事了呀!”

面对着京城百姓的围观,沈烈却面不改色,只是在漫天飞舞的鸡毛中拿出一块绢布捂着嘴,又抬起腿绕过了一坨鸡粪。

放眼望去。

官民一家亲,恭维声不绝于耳。

沈烈这才满意道:“看看,咳……这多好,这不是一团和气么,能用银钱解决的事情,为何要闹的天怒人怨?”

众东厂将官好似小鸡啄米一般猛点头,附和着。

“沈爷说的是。”

你是钦差,你说的都对。

将众人尚有些不服,沈烈脸色又是一沉,冷冷道:“人要脸,树要皮,诸位都是习武之人,欺负百姓算什么能耐,真有本事去九边投军,和瓦剌人硬碰硬的干上几仗,沈某便敬诸位是条汉子!”

东厂将官们一呆,有些尴尬的抹着鼻子低下了头。

人要脸,树要皮。

沈爷这话说的倒是没毛病。

见众人神情尴尬,沈烈也不由得撇了撇嘴,他想到了李自成率领大军进京的时候,几十万大明京营不堪一击倒也罢了。

就连天子爪牙,号称十几万人马的厂卫也一哄而散,真正站出来抵抗的只有小猫三两只。

甚至还不如一群太监忠诚。

为何如此?

上梁不正下梁歪,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厂卫从根子上便烂透了,队伍里面充斥着形形色色的卑鄙小人,泼皮无赖。

是该好好整治一番了!

于是沈烈一边数落着,一边率领东厂将官们继续前行。

锦衣卫他管不了,不过如今他手握圣旨,又身为东厂理刑百户,自然要趁机将这东厂的队伍净化一番。

东厂好歹也是有编制的正规军,除了上面那几位管事太监,从军官到士卒都是从锦衣卫,京营甚至边军抽调而来的。

能不能有点纪律部队的样子了?

这么干行不行呐?

沈烈不知道,不过他深深的懂得一个道理,这东厂的人心若是散了,这队伍便不好带了。

事在人为吧。

时间很快到了晌午。

城门外。

进出京城的官道上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

蝗灾正在蔓延。

人心惶惶之下,昔日熙熙攘攘的行商少了许多。

就连城门处的京营守军也有气无力,一个个抱着刀枪弓弩,有气无力的在城门楼上打着瞌睡。

并且就在距离城门不远处,竟然有一些穿着白衣的鬼祟之人,明目张胆的拦住了行人宣讲着什么。

这一看便是妖言惑众的教民。

可守军也没心思去管。

看守城门可是个肥差,能在这里当兵的将官也好,士卒也罢,大多是京畿一带的子弟。

如今多数人家中都遭了蝗灾,谁还有心思当差呀!

一片寂寥中。

异变突生!

随着一阵家禽鸣叫,只见大批穿着褐色衣衫的番子骑着马,从城门洞里轰隆隆的跑了出来。

“东厂奉旨办查。”

“闲人闪避!”

这一阵喧闹,马蹄声轰隆隆的。

过往行人客商纷纷闪避,看着那标志性的褐色衣衫,那丑陋的尖帽,还有马背上一脸凶悍的东厂鹰犬。

过往行人畏惧的地下了头,却纷纷在心中咒骂了起来。

“啐!”

“鹰犬!”

什么玩意儿!

可是在一片咒骂声中,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先是大批东厂番子冲了出来,然后便伴随着一阵家禽的鸣叫声。

躲在道路两旁的行人客商们,目瞪口呆的看着大批家禽鸣叫着,排着队,在彪悍骑士的驱赶下冲了出来。

一时间喧嚣声震天。

在大批东厂骑士的驱赶下,成群结队的鸡鸭鹅鸣叫着扑腾着翅膀,在漫天的羽毛飞舞之中。

鸡鸭鹅组成的一只大军呱呱叫着,撒了欢似的向着不远处的一片瓜田冲了过去。

一见到了瓜田里的蝗虫,疯狂的家禽便好似见到了什么美味佳肴,疯狂的啄食着,争抢着……

有一些已经在大快朵颐,还有一些呼扇着翅膀扑棱棱飞了起来,这场面可真是太壮观了。

并且城门洞里涌出来的家禽越来越多,还真像一支威风八面的大军,冲在前面已经在农田里撒了欢。

后面的还在从一家家酒楼,饭庄,客栈里往外面冲。

鸡飞狗跳中。

行人,客商,百姓,农人都看傻了。

而沈烈则骑着马,带着一干东厂将官威风凛凛的出了城,看着这一幕壮观的景象,英气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沈烈笑出了声,看起来他的妙计奏效了。

又片刻后。

熙熙攘攘中。

堵在城门外的行人也琢磨过来了,看着田亩中正在撒欢的遍地家禽,凑在一起窃窃私语着。

“这……奇招呀!”

“这法子是哪位高人想出来的?”

从刚开始的茫然,吃惊到后来的眉飞色舞,道路两旁围观的行人很快明白了这些东厂中人的意图。

这是想用大量家禽治理蝗灾么?

“这……”

行人们错愕之余,又开始议论了起来。

大伙祖祖辈辈都是种地的,除了那些失去土地的可怜佃户,家家户户都养着几只鸡鸭。

当然这个时代养家禽是用来下蛋的,只有逢年过节才舍得宰杀一只或者几只,给全家人改善一下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