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殆乐天追赋汴河之旧游,以足五十首之数者,故诗句既为通常警诫之语,而感慨亦非特别深挚。惟乐天本有旧业在埇桥,(参白氏长庆集贰捌答户部崔侍郎书,又伍叁埇桥旧业五律。)少时又尝旅居吴越,(参白氏长庆集伍玖吴郡诗石记。)观白氏长庆集伍叁汴河路有感一首所云:

三十年前路,孤舟重往还。绕身新眷属,举目旧乡关。事去唯留水,人非但见山。啼襟与愁鬓,此日两成斑。

可知其与汴河关系之密切也。然则乐天是篇之作,较之诗人之浮泛咏古者,固亦有差别矣。

「隋堤柳」者,隋书贰肆食货志略云:

炀帝即位,开渠引谷洛水自苑西入,而东注于洛。又自板渚引河达于淮海,谓之御河。河畔筑御道,树以柳。又造龙舟凤?,黄龙赤舰,楼船,篾舫。募诸水工,谓之殿脚。衣锦行幐,执青丝缆,挽舡以幸江都。

「龙舟未过彭城阁」者,即大唐创业起居注下略云:

宇文化及等谋同逆,遂夜率骁果者围江都宫,杀后主于彭城阁。

是也。又嘉庆一统志玖柒江苏扬州府古迹门贰云:

彭城阁,在甘泉县彭城邨。大业杂记,炀帝建,阁中有温室。先是开皇末有泥彭城口之谣,其后果验。唐李益有诗。

可知彭城阁之所在。全唐诗第拾函李益诗贰扬州怀古云:

彭城阁边柳,偏似不胜春。

君虞与乐天为同时人,其所咏者,可与白氏此句参证也。

「二百年来汴河路」者,隋书叁炀帝纪云:

[大业元年三月]辛亥,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自板渚引河通于淮。

隋炀帝大业元年当西历六〇五年。白氏作诗时为唐宪宗元和四年,当西历八〇九年。相距之年正约合二百之数也。至汴河路,则寅恪已于拙着秦妇吟校笺中详论之,于此可不复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