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南阳。

正如温玄预料的那般。

北府兵进兵南阳以后,当地百姓夹道欢迎王师。

南阳本地的武装也全部归入了温玄的麾下。

这次派往荆州的有不少就是荆州人士。

所以对于荆州的地形,地方风貌都知道不少。

所以温玄倒也不怕找不到地方。

南阳的县令毕恭毕敬的站在温玄的面前。

温玄倒是对这名县令非常的客气。

毕竟这个县令办事非常的妥帖。

当温玄的大军一到,整个南阳的相册便送到了温玄的军营之中。

于是温玄和颜悦色的问道:“朱县令,如今南阳共有多少户人家。”

朱姓是南阳当地的大姓,县令姓朱实在是再正常不过。

朱县令听到温玄的问询,于是回道:“回禀大人,如今南阳县境内共有十五万四千八百户,三十万人有余。”

听到朱县令这么说,温玄有些诧异,似乎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南阳居然能有这么多人。

毕竟,当初的京口县经过多年的发展,也不过五十万人而已。

“南阳如今居然还能持有如此多的人口,看来朱县令没有少下功夫。”

听到温玄这么说,朱县令就知道温玄会错意了。

于是朱县令赶忙说道:“回禀大人,说来惭愧,南阳县在本县令接手之时尚有五十万人口,可是连年战乱,南阳不断的被征调青壮,再加上天灾人祸,如今的人口锐减至此,实在是无言面对父老乡亲们”。

温玄能够听出朱县令言语之中的恳切之意,通过之前的情报来看,朱县令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县令。

最关键的是,朱县令能够为百姓请命。

朱县令掌管南阳县多年,可以说是兢兢业业。

做出的政绩不少。

只不过因为在桓氏多次的征兵之中,百般推诿,所以被桓氏所不喜。

特别是桓玄,曾经当众想要撤去朱县令的位置。

好在朱县令总算是当地的大户人家。

若是将朱县令换了,难免会出问题。

所以朱县令才勉强保住了位置。

可是位置保住了,桓玄掌管荆州,想要当好这个县令谈何容易。

处处被排挤,桓玄更是对南阳眼不见为净。

每年的任务永远是最重的。

在桓玄统治的阶段,朱县令可以说是苦苦支撑。

这也是温玄选择南阳作为第一站的理由。

朱县令是个好官,而且和桓氏有着不可调节的矛盾。

朱县令绝对不会助纣为虐帮助桓氏。

于是温玄缓缓说道:“如今战乱不断,各地百姓受到战乱的波及民不聊生,朱县令能够在这战乱之中竭力保全百姓,实在是让玄佩服。”

听到温玄这么说,朱县令有些诧异。

若是其他人说这番话也就罢了。

可是温玄可是代表朝廷而来的。

堂而皇之的说战乱不断合适吗?

这岂不是说朝廷无道?

不过,朱县令也是一个至诚之人,也不管那么多了,于是说道:“朱某愧不敢当,不过大人既然说了,本县令也斗胆请求大人尽快平定荆州之乱,还百姓一个安宁。”

朱县令不是不识大体之人,更不是看不清局势之人。

这次皇帝借着大婚的机会大赦天下已经彰显出了诚意。

如今天下百姓的民心自然站在皇帝这边。

朱县令本就是一个爱民如子之人,光是冲着皇帝的这番做法,也会选择死心塌地的效忠皇帝。

这次皇帝派兵平乱,朱县令更是能够理解。

若是不将桓氏这颗毒瘤从荆州拔除,百姓们还是过不上好日子。

桓氏一定会将在建康城的失败,在荆州的百姓身上找补回来。

这不。

建康城刚刚战败。

身处长沙的桓氏便命令荆州各地备战。

准备兵马,前往长沙集合。

朱县令则是直接将这个命令无视了。

桓氏如今已经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多长时间了。

听到朱县令这么说,温玄认真的看了一眼朱县令,于是笑着说道:“玄此次带着圣命而来,就是为了还荆州百姓一个安宁。”

朱县令见状对着温玄深深鞠躬,于是说道:“本县令和南阳三十万百姓愿意为圣上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温玄将朱县令扶起来说道:“朱县令不必如此,实不相瞒,这次圣上派玄前来平叛之外,还有另外一项任务。”

听到温玄这么说,朱县令好奇的问道:“哦?还有什么任务?”

温玄回道:“那便是每到一处,丈量土地,清查田亩。”

听到温玄这么说,朱县令脸色大变。

似乎没有想到温玄居然还有这项任务。

温玄在说这番话的时候,也在观察朱县令的神情,似乎想要看到他们脸上的反应。

见看不出什么,温玄接着说道:“这丈量土地之事恐怕还要朱县令派人配合”

听到温玄这么说,朱县令立刻回道:“这是自然。”

这话说的有些牵强,随即温玄故意问道:“朱县令若是有难处可以提前和玄说。”

听到温玄这么说,朱县令犹豫片刻后说道:“倒是没有什么难处,只是下官想问一下,圣上到底是何意啊?”

如此开门见山的询问,温玄也不遮遮掩掩,直接回道:“朱县令应该是本地人士吧?”

“我朱家世世代代都在南阳这片土地,下官也是在南阳长大,求学,做官”,朱县令回道。

“那朱县令也知晓圣上是何事继位,朝廷是什么时候迁都建康的吧?”

“自然记得,这些都是近年的事情,哪有不知晓的道理”,朱县令毫不犹豫的回道。

“那玄再冒昧的说一句,从前朝廷收的税赋都是由地方收好以后,大部分直接归地方使用,甚至有些地方都没有一个具体的数字,那朝廷如何掌握下面的情况呢?”

听到温玄这么说,朱县令顿时明白温玄为何要前面铺垫这么久了,为的就是引出这句话。

对于如今建康朝廷地方和建康城的关系,朱县令再清楚不过。

朱县令还知道,朝廷其实不想这样的。

只是尝试了多次以后,各地就是不配合。

当初荆州所有的税赋和劳役等等,都是桓氏把控,那时候桓氏掌控大权,哪有钱财到朝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