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晚青心想:果然呐。
刚才看那一群人中,就有谢太后身边的安嬷嬷,前世都没换上,今生依旧如此。
齐明逸是打定了心思要在这次宫宴上挫挫北瀛的威风。
没有多久,北瀛使臣一上殿。
他就顶着他那头乌七八糟的头发来了,还洋洋得意,高昂着头颅,“给陛下,皇后娘娘,太后娘娘请安,臣稍加梳洗,耽搁了一段时间,没来迟吧。”
皇帝笑得牵强,“没,没。”
估计他也没料到眼前这精致又粗糙的猴子究竟是从哪儿来的。
谢太后已经不忍地闭上了眼,不太想说话。
不过齐明逸还是把谢晚青的话听进去了,也不知从哪儿顺手牵羊,得了一根镶嵌着碧玺的珍珠链子戴在头上。
偏他的肤色又不够白皙,也称不上光滑。
黄黑黄黑的,加上多年未曾打理什么毛发,别说皇帝皇后眼前一黑,谢晚青都想挖个地缝钻进去。
北瀛使者是个中年男子,一身老练沉稳的气质。
身边两个五大三粗,梳着厚重尾辫的男子,就是后来北瀛十三部赫赫有名的乌卡将军和他的弟弟,也是北瀛大君的亲随。
两人稍加一打量,再听齐明逸那张狂嬉笑的口音,登时站了起来,“是你!”
“就是你烧了我们的粮仓!”
齐明逸这会儿还在飘飘欲仙呢,要不是他烧了边关的储备粮仓,导致北瀛人缺粮食过冬,明年也没种子播种,也不会千里迢迢赶赴盛京。
在他眼里,自己做了这样一个大举,怎么也要嘚瑟嘚瑟。
蛮荒小国现在扯下脸皮跟盛国求和,那可都是自己的功劳啊。
“不曾想,此事原来是盛国的王子所为。”
“盛国的皇帝陛下就是怎么教导臣下行如此小人行径的吗?”
若说两国交战,你偷袭还成,偏偏是风平浪静之际。
烧人粮仓,断人生路,不共戴天。
可北瀛此番忍辱负重,不仅仅是来讨要一个说法,也是为了日后能卷土重来。
待来年春盛草茂,兵强马壮,一雪前耻。
“所谓兵不厌诈,”
齐明逸又开始跟人扯什么中原战术兵法了。
谢晚青打断他的话,“将军也看到了,平阳王不拘小节,生来就是这么放浪形骸。他做的那些事一向令人出乎意料。”
“你个小丫头片子说什么呢你。”
“闭嘴。”
这次出声的是齐明淮,他也糟心。
宫宴事宜虽繁琐,但他也没忘记这件事,明明已经叫人去给他换一身行头了,信里千叮咛万嘱咐,怎么还是这副德行?
自己跳出来给人拿住把柄。
但事已至此,只能为其周旋,“平阳王此举我等并不知情,他虽行事莽撞了些,但一向坦坦****,想来也是被人诓骗了,本宫突闻北瀛遭此劫难,也实属痛心无奈,既是他所为,我盛国理应承担,本宫已经备好了一些薄礼,略表歉意,还请使臣将军笑纳。”
他命人端上了匣子。
诓骗?
齐明淮怎么突然谈及诓不诓骗的事情?
谁诓骗齐明逸?
谢晚青看了端王一眼,如若端王打的主意就是让他去激怒北瀛,先不说会不会送死,北瀛一个气不过,真闹起来,他不就能趁虚而入了吗。
北瀛使臣说:“是吗,听盛国太子的意思,好像早就知晓此事了,可我瞧平阳王的模样,丝毫没有悔恨之意,也并未受什么责罚,张牙舞爪,甚有得意忘形之态,不知道的还以为受了什么奖赏,在这儿耀武扬武呢。太子此言,很难服众啊。”
谢晚青接话,“家丑不可外扬,平阳王究竟还是王族后嗣,他又向来争强好胜,不愿让人瞧到自己的不堪之处,使臣不知,他也是在撑着脸面呢。”
她使了一个眼色,慕晚心领神会,用剑鞘朝他的大腿就是一打。
齐明逸登时捂着大腿哇哇大叫。
慕晚还嫌不够,又似乎是故意使坏,“使臣可要看看平阳王屁股上的伤?”
他已经准备脱齐明逸的裤子了。
“你说什么?”
使臣脸色局促了局促,“倒也不必了。”
谢晚青笑着:“平阳王一回来就被陛下苛责训斥过了,估计是心里头还装着气,有意跟陛下叫板,心性未定,让使臣看笑话了。”
北瀛使臣也不好说什么,场面暂时镇定了下来。
齐明逸拖着一瘸一拐的腿往坐席上去。
皇帝也开始招呼众人吃菜看舞。
“不过话说回来,平阳王今日这头饰倒是眼熟的很。”
乌卡将军轻声一笑,“可不是么,本将军刚刚就注意到了,他梳的这个发饰倒像是咱们北瀛十三部的奴隶主。”
奴隶主之下,就是奴隶。
岂不就是在说,在座众人在平阳王之下的,都是北瀛的奴隶。
“妈的!”
齐明逸也反应过来了,筷子愤愤一砸,踩着桌子就要上前去教训他们。
齐诀眼疾手快,一个手刃劈了下去,他当场摔了个大马趴。
“平阳王,这是宫宴,岂能容得你如此放肆!”
他愤愤不平,和上一世一样拔出了禁卫军的剑,“小爷我今天就剁了这头发!叫你们说什么奴隶不奴隶的!”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齐明淮和谢晚青几欲是同时出声,“平阳王再怎么气不过,怎能为了这一番莫须有的言辞不孝父母。”
皇帝低喝,“就是,还不放下。”
“我的确不知北瀛的奴隶主是个什么模样,穿戴如何。”
谢晚青不慌不忙,“但也知道北瀛地处雪原,别说海了,估计连湖泊也屈指可数,平阳王头上所戴是东海贡珠,想来北瀛的奴隶主再怎么受各位王君的宠信,也极少有这样的宝物可戴。至于发饰,我想还是有些区别的,使臣不妨再仔细看看。”
“是,是我看错了。”
他们也就是图一个口舌之快,看准齐明逸是个一激就发狂的性子,若是给了台阶都不下,那岂不是公然叫板,明晃晃地在羞辱盛国。
齐明淮又说:“盛国一向以和为贵,使臣既来我盛国求助,我等自没有推脱的道理,粮食银铁均已备好,北瀛若能与我盛国建立盟约,以后这些东西只会多不会少。”
看陛下一脸平静的样子,应是太子此前同他商议过了。
这样一来,静柔和亲的事情会不会就此作罢。
谢晚青虽担忧北瀛日后局势,但在这件事上,希望齐明淮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