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未来之路

太后对肖贵妃放心不下,她觉得侄女儿过于心软,无法应对关乎生死存亡的战斗。而她认为,容语诗就是个潜在的强大对手。

太后为什么会这样想?因为她知道,所有人的生死荣辱都在皇上的手中,让皇上和自己保持一致,这样才是最安全的。所以,自皇上登基以来,她是完全支持他的新政的。虽说肖家因此受了些损失,但是她都想办法从别处给补上了。兄弟们对晋王的支持协助,她也是完全知晓的。她所做的一切努力,就是为了和谐的母子关系。有了这个,她便可以保护晋王、保护自己的娘家亲人。而容语诗,她能够破坏这一切。这一年多,她先是改变了皇上,让皇上变得勤政起来。再者,太后还听说语诗时常和皇上谈些国家大事,更加不可思议的是,她竟然能影响皇上的决策!这样的一个人,又不是自己的亲信,能留吗?如果让她入了宫,破坏了自己两个儿子的关系事小,她还可能会造成皇上和太后母子之间的决裂!这才是太后最不能忍受的!

因为有了这个想法,太后对语诗就更加重视起来。她知道不能明着对付语诗,否则容易惹怒皇上。语诗虽然聪明,却和肖贵妃一样有着致命弱点:她缺乏斗争经验,而且下不了狠心!实际上是个很容易对付的人,起码目前来说是这样。但是,她的身边总是皇上的暗哨,太后又如何能下得了手?

另一方面,太后有时竟会嘲笑自己的过分紧张:那样的一个对手,值得自己用那么大的心思吗?也许,最好的结局就是让她和宁儿好好做夫妻,让她永远做晋王妃。可是,皇上又如何死心呢?

看着皇上对蔡家的决心,太后就会担心,将来有一天他会这么对待肖家吗?不过,她的担心有些多余,她知道自己的儿子能活多少年。虽然这有些悲凉,可是,一旦母子有站到对立面的倾向,她就不得不再作打算。

可是,她也不会忘了当年道长给自己说的后面几句话“若有人助皇上能逃过大劫,皇上必能成就万世之功!”那么,会有那个人存在吗?

一家人就这样商议着,最后决定宫里宫外联手,分工合作,再拉上晋王和柳文长,这次必须将蔡家彻底打垮。因为,蔡家对于肖家的威胁力太大了。蔡家一日不除,皇后一日不废,肖家就无法拥立自己的太子,那是未来肖家的希望!

可是,皇上虽然不知道娘舅们在一起具体都说了什么,但是毋庸置疑,自己的意图他们是清楚了。而他们必定会用尽全力,协助皇上完成这次的计划!

他不禁感叹,自己竟要通过如此的手段来达成目的!

你不是答应过她,要娶她的吗?怎么又答应给肖贵妃皇后之位?赵翊桓啊赵翊桓,自己都瞧不起自己啊!他如此慨叹着,只是,她会明白自己的苦心吗?

就在肖贵妃等人在慈宁宫密议时,皇上在紫宸殿和内阁商议今年秋闱大考的事,吏部正在进行整顿、裁汰冗员。皇上再次向内阁强调了严肃考纪,众臣领命。

到了下午时,他去上书房看看自己几个孩子读书的情况。

大皇子惟言、二皇子惟弘、大公主敏慧、二公主敏珍、三公主敏秀,还有孝玉公主的女儿梅格尔。现在上书房里读书的就他们六个人,还有三皇子惟誉和四公主敏蓉年纪尚小,并未开始学习。其实,三个公主经常不去读书,师傅们也不强求,只因今天是皇上来视察,所有人就都到齐了。

皇上先是问了他们现在在读哪些书,惟言说“《孟子》”。皇上便问:“孟子说‘民贵君轻’,你们可知是为何?”

惟言答曰:“为君者,当以天下百姓福祉为重!”说完,就不知道了,停在那里,望着父亲。皇上又问惟弘:“弘儿,你说呢?”

惟弘答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没有百姓的支持拥戴,君王的统治将无法继续。因为,天下所用之物皆出于民众之手,朝廷赋税皆是民众的血汗,如果君王一味向百姓索取而不念百姓之苦,必有天下人不堪苛政揭竿而起的一日。”

众师傅含笑点头,二皇子读书最为用功。皇上听他如此回答,说道:“虽有不足,不过,你能知道这些就已是难得了!”惟弘跪在地上,叩谢了父亲,说道:“孩儿必当用心读书!”

皇上让他起来,这孩子对他始终都是很害怕,这让他想起自己儿时。便叹了口气,又问几位公主在读什么,敏慧回答“《诗经》”。

“那你们谁背一段给父皇听听?”他面带笑容,问道。

四个公主各自背了一段,皇上拍手赞叹“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