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天被捅破2

接引道:“取经路上劫难不少,那功德也是不少,到时我等佛门暗中相助取经人,此事也能有些许转机。”准提道:“既然三清要来『插』上一手,那我等便派下弟子前去相助那取经之人,顺便得那功德,也好帮助我佛门大兴。”西方二人离去之后,原始道:“师弟方才做戏可谓尽善尽美,若非师弟做戏,只怕那佛门三千大乘佛经都得传入东土。

如今一难一经,那八十一卷经书却是成了定数,与其便宜佛门,倒不如『插』上一手困那取经之人。”通天叹道:“二师兄,方才并非我演戏,我倒是真想九难一经,可惜佛门之人始终不肯,日后难免佛门耍诈,以那偷梁换柱骗过我等。”老子道:“如今佛教大兴,已有三界第一教之势,我东方之地迟早要被佛法传入,此劫不可免,只盼日后大劫到来,让那佛门替代,否则我等却是难享清静。”

通天道:“大师兄,现在我等已经被卷入其中,日后难免入劫,您又何必再躲避劫数,倒不如现在好好算计,免得日后遭了他人算计。”原始道:“师弟,你自己卷入劫数之中,我等安享清静便是,日后自有分晓之时。说不得你那门下弟子还得入劫。”通天道:“我那门下早已入劫,日后自有分晓之时。只是你门下之人日后难免被卷入大劫,到时候少不得要被牵连进去。”

老子道:“你们两不必再争执,此事一切看天意而定,若是我等难以脱劫,那入劫又何妨。”悠悠岁月一晃而过,那金蝉子转世为人后便当上一和尚,到得一定时间便会西去取经,第一世的金蝉子到得那流沙河畔,正想找船家渡河而去,不想那流沙河中一个塘鲺精冲出水面直奔金蝉子转世而来。那塘鲺精正要一口吞下金蝉子转世,不想河边一道红光闪过,随后金蝉子转世被人就走,塘鲺精却是没能吃到这金蝉子转世。

何明抓着金蝉子转世之人,笑看着那塘鲺精,这流沙河的塘鲺精除了将来的沙悟净沙和尚还有谁。金蝉子九世转世都被他吃了,留下九个佛骨骷髅头。何明便是为了这九个佛骨骷髅头而来,那流沙河既然只有这佛骨骷髅头能度过,只要何明得到这九个佛骨骷髅头唐僧四人组岂不是多了一劫难,也拖住了四人的脚步。塘鲺精敌视的看着何明,问道:“你是何人?竟敢抢我血食。”

何明笑道:“卷帘大将,我并非来此抢你血食,只是这和尚的头颅对我有大用,你留着也没用,倒不如给我得好。”说罢何明伸手一扭,那金蝉子转世之人的头颅如同西瓜一般被扭下抓在手中,而那无头的尸体直接飞向塘鲺精,那无头尸体颈部不断喷『射』出鲜血,在半空中划出一道血雾,落在流沙河中染红一片河水,只是片刻之间那血水便融进水中消失不见。

塘鲺精本来听得何明道出他的出生便感到惊讶,现在见得此人冷酷的扭下这和尚的头颅,将那无头尸体丢给自己,只得顺手抓住那尸体。何明道:“五十年后会再有一个和尚来这河边,到时候你只需留下那和尚的头颅给我。”说罢化作一道长虹消失在天际。塘鲺精抓住那尸体放进口中三两下嚼碎了吞下,顿时犹如吃了人参果般感觉全身舒畅无比,一身血气真元也恢复,而且还有一丝寸进,可惜那和尚就那么大点,却只能吃一口就没有了,塘鲺精还没尝出这和尚的味道,心下顿感可惜,不过听得方才那人所言这和尚以后还会来此,正好可以再次享受这美味。

便转身回到水底去了。四百年的时间转瞬即过,何明每五十年都会来这流沙河边找那塘鲺精要和尚的头颅,那塘鲺精倒也爽快每次都会把那头颅交给何明,本来他也想『摸』清楚这头颅的秘密,便试着吃一次,可那和尚全身上下就这头颅最硬,比起那铁石坚硬万分,根本嚼不碎,以三昧真火炼化也不行,到最后塘鲺精根本弄不明白这头颅的秘密,留在身边也无什作用便交给何明。

四百年的收集让何明收集到八个佛骨骷髅头,还有最后一个便能集全九个了。这日又到了那金蝉子转世之人西游之时,何明到得那流沙河边正好见得塘鲺精吃下金蝉子转世,手中还拎着那和尚的头颅,血水慢慢的滴落到流沙河中,被浑水迅速搅散消失。何明上前道:“想不到这和尚竟然迟了几年到此,不过正好赶上,将那和尚头颅给我吧。”塘鲺精将那和尚的头颅扔给何明,不解道:“道友,这和尚的头颅坚硬无比,水火难炼,你拿去有何用?”何明接过那头颅,道:“这玩意我留着没什么大用,不过这里面蕴含的怨气太多,正好可以炼制一件法宝,我拿它来便是为了炼制一件法宝。”

那塘鲺精听得何明所言,似乎明悟一般点点头。何明笑道:“这和尚转世以后还会来这里,不过你不能再吃他了,好好回味这和尚的味道吧,以后你是没机会能吃得这美味了。”说罢化作长虹消失不见。那塘鲺精听得何明所言,慢慢回味下刚才吃那和尚的感觉,似乎又感受到第一次吃那和尚时的感觉一般,全身舒坦无比,有种飘飘裕仙的感觉。

那塘鲺精还在享受这美味浑然忘我之时,有那天兵天将前来道:“卷帘将,速速前来受罚。”那塘鲺精正想得入神被这天兵天将打断,心下不快,可惜那天庭圣旨,他却不敢违背,只得前去受罚,承受穿心之苦。那天兵天将放出仙剑将塘鲺精穿心一番,完事后便离去,那塘鲺精躺在地上,脸『色』发白,方方才补回来的血气再次亏损,真元也受到波及消耗不少,方才吃那和尚大补一番,现在又被受刑惩戒,却是损有余而不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