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造父变星

这些傻树人,难道以为战舰是带他们去旅游吗,胡宇心中暗暗叹道。不过胡宇转念一想,如果一艘外星战舰停留在远古人类社会中,说要带人类走,说不定这些原始人也会像树人一样争先恐后。

装载完毕的战舰迅速深空,太空的低温马上透过战舰的几个孔洞渗透进去,几秒钟就把战舰里面的所有生物冻了个结结实实,包括树人。

接下来两年战舰都会根据信号指引自动航行,直到走出一光年的防御圈。航线少而繁忙,5000艘战舰快则一年,慢则三年才能走出防御圈,胡宇把四螺的控制权已经转交给另外一个操控员,自己还有很多事情要忙,尤其是新战舰的建造工作,只有在风星领地内的时候才会亲自控制四螺。

曾院士通过分析风星文明战舰,认为风星文明的战舰在同级别文明中不光数量和体积庞大,其攻击力和防御力也几乎没有弱点,他们同样使用威力巨大的反物质和引力场进行攻击,辅以强大的激光炮,如果想要打败风星文明的舰队,除非使用比风星文明数量更多威力更强大的战舰进行强攻。

可是风星文明是一个经营了五万多年的星系级高级文明,人类现在仅仅在军事科技上是星系级中期文明,在文明等级上就落后半截,加上时间的差异,想要在短短五百年内积累出打败风星文明的舰队几乎不可能。

既然强攻不行,曾院士把目光瞄准了周围的恒星和一千光年外的一颗造父变星,也称中子星。

造父变星是宇宙的灯塔,也是一把量天尺,它是恒星演化的末期产物。早期的人类依靠造父变星的周光关系来确定其所在星系的距离和位置。

太阳的亮度变化几乎是固定的,在11年的太阳活动周期内,其亮度只有千分之一的变化,但是造父变星不一样,它的亮度变化非常明显,而且他们的亮度越大,变化周期越长,非常有规律,科学家们经过研究,确定了造父变星的亮度变化和周期之间的关系,也叫周光关系。

如果两颗造父变星的光变周期相同,则可以认为他们的亮度相同,我们知道其中一颗造父变星的距离,就能根据周光关系来推算出另外一颗造父变星的距离。假设其中一颗较亮的距离地球一百光年,另外一颗的亮度是它的百分之一,则可以大概得出较暗的距离是较亮的十倍,也就是一千光年,这种估算法不是很精确,不过对于早期的人类来说也已经够用了。

造父变星本身非常小,它们的直径仅有20公里左右,恒星末期爆炸的巨大压力把核心的原子核压碎,破坏了原子的结构关系,电子被禁锢到质子中变成中子,这种结构使得他们的密度极其之大,一小勺的质量就超过一亿吨,把地球压缩进一个直径20米的球里面才会有这个密度。

造父变星在耗尽能量后会变成一颗黑矮星,不过眼前这颗造父变星正处在壮年时期,它每时每刻都在向周围宇宙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曾院士在设想有没有可能驱动这颗造父变星,把它送入风星文明领地后引爆,造父变星虽然是恒星末期的产物,但是爆炸的能量却远远超过恒星,一颗造父变星爆炸产生的能量将点亮整个银河系,这是一场宇宙中最大的灯光秀,星系级文明还没有近距离欣赏这场灯光秀的资格。

利用造父变星摧毁风星文明看似简单快捷,但是如何搬运,如何防护,如何在风星文明不知觉的情况下把造父变星送入领地,这些都是比登天还难的事情,而且还要防止爆炸对风星文明造成深度破坏,这样人类得不到风星文明完整的科技树等于白忙一场,还有那一千多个文明,在没有丝毫防护的情况下如何躲避造父变星的爆炸冲击,有可能的话胡宇还是希望能拯救他们一把,最重要一点,这么大的动作势必会引来整个银河系高级文明的查探,一旦被这些高级文明发现人类的存在,后果很难预料。

这些问题最终还要落到曾院士他们头上,时间还很充足,办法总会有的,持久战人类是打不过风星文明的,对方的后勤保障太强大,一旦战事爆发,风星能投入超过2000亿的人口来维持后勤,所以胡宇只能速战速决,一击即溃。

新式战舰被设计成和风星文明一样的大小,长度超过3000米,这艘巨型战舰仅仅各种装甲层的厚度就超过百米,尤其是容易被攻击的舰艏厚度已经达到200多米,远远超过风星战舰50多米的厚度,在星际战争中,装甲的厚度往往决定了一艘战舰的生存能力,力场不规则扭曲空间防护和反引力防护也有着能级限制,一旦敌方战舰少部分能量渗透到战舰上,即使是能量余波也远远超过地球时代百万吨当量的核武器爆炸,几米厚的装甲和纸糊的没什么区别。

但是装甲越厚代表着质量越大,需求的功率越高,能量越多,如果不是眼下自己占据主动,可以随时推迟发动进攻的时间,也不会建造这种几乎是实心大铁棍子一样的战舰,现在舰队的防护科技还没有突破,只能采取这种原始的笨办法。

新战机被命名为御风者,意思很明显,就是为了攻击风星文明,御风者的建造难度是隐杀者的一百多倍,不说其它,光材料的耗费就是隐杀者的千倍之多,依靠JD3行星系的剩余5颗行星矿石还远远不够御风者的生产数量,根据胡宇和科学院的院士们商议,御风者最少需要建造5000万艘,这个工程将持续最少500年,预计投入工作人员20亿,机器人200亿,其它各种大型机械和工厂设备也将超过百亿,这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庞大的一次建造工程,但是这并不是终点,以后的工程只会越来越浩大,越来越震撼。

三号行星上各种造型的居民房如同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经过50多年的改造,三号行星的已经能完全适合普通人居住,这里不再有城市化的密集建筑,所有的居住房屋都以家庭为单位分散开来,大部分房屋之间的距离都超过百米,房前屋后都是郁郁葱葱的绿色植物,河道湖泊,蓝天白云,鸟语花香,居住环境非常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