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得去”还要“融得进”

偶然的一次机会,听到一位著名党建研究专家说,干部密切联系群众,既应“下得去”,更须“融得进”,以为言之理在。

相较“融得进”,“下得去”容易一些。所谓“下得去”就是放下身段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实事求是地说,如今“下得去”的党员干部可谓比比皆是。但并非所有的“下得去”群众都高兴、都欢迎。比如那种“摆样子”、“搞形式”、“走过场”、“坐着轿车转一转,隔着车窗看一看”的“下得去”;那种铺盖在、人不见、耗日子的“下得去”;那种人在基层,心在机关,如蜻蜓点水,象征性地坐一会就抬屁股走人的“下得去”;那种前呼后拥、兴师动众、众人陪同、处处彰显地位的“下得去”;那种不入乡随俗,做群众炕头却总怕衣服沾上灰尘,与群众同餐却总把筷子擦了又擦,生怕群众不卫生的“下得去”,群众就不以为然。至于那种“美酒盛宴餐一餐,桑拿浴里涮一涮,歌舞厅里旋一旋,特产物品敛一敛”、“住要环境好、服务要高档”的“下得去”,简直就是“下灾难”了,群众便只有嗤之以鼻了,甚至反过来给你一个“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如今已有从基层回来的党员干部如此抱怨群众了。这样的“下得去”,“下得去”者就像浮在水面上的油,完全没有沉到水里去,油水不溶,层次分明,所谓“油水关系”如是。也有的“下得去”者,看上去像块石头沉到水底,却各不相干,水冷石硬,所谓“石水关系”既此。

而群众真正需要的是“融得进”的“下得去”。

什么叫“融得进”?

和群众手拉手,面对面,心连心,似盐同咸,像糖同甜,冷暖与共,水乳交融,密不可分,亲亲热热,像一家人那样。

怎样才能“融得进”?

“融得进”,就要像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海南省原东方市委书记黄成模等“草帽书记”一样,常闻群众身上的汗味,常尝群众的家常饭菜味,常品群众艰苦工作的滋味,常有嘘寒问暖的人情味,在贴心相处中赢得人心。

“融得进”,就要把话说进群众脑海,把事办得群众拥护。只来“实”的,不玩“虚”的;不摆架子、不当老爷、不甩脸色,始终持一张笑脸、道一声问好、拉一把椅子、端一杯热茶、给一个答复、捧一份真情。

“融得进”,就要虚心向群众学习,拜群众为师,多征询群众的意见建议,多挖掘群众的实践经验,多依靠群众的智慧力量,切实把群众当成主人和靠山。

“融得进”,就要多走入贫困村和困难户,多了解贫困群众疾苦,多关爱困难群众生活,教给他们脱贫方法、帮他们寻找解难对策,为他们办实事,解烦忧。

“融得进”,就要同群众多说“短话、真话、新话、实话”,少讲“官话、套话、大话、空话”;多在“田间、车间、群众间”忙活,少在“酒桌、球桌、牌桌”快活;多琢磨群众的烦心事、恼火事、憋屈事,少盘算自己的小事、好事、私事。

一句话,“下得去”属于形式,“融得进”才算本质;“身入”群众固然好,“深入”人心则更好。

党员干部在下基层时,不妨多想想这句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