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流逝,直到对自己的想法有了某种程度的信任,我们才会透过别人言辞的迷雾看到曙光,尽管还不很明亮。

◆受到不好的评价时

表现为

√对自己的不足产生愧疚。

√面红耳赤。

√失去了待人接物的自信。

解决办法

1.问题是想不想知道

有句话叫做"不知道的不是问题,不想知道的才是问题"。这句话想说明未来比现在更重要,或者说评价一个人不要只看目前的成绩,而应从态度的角度去衡量。如此看来,若是勤奋的人就可以将现在消极的评价当作对今后发展的鞭策。

2.没有绝对的错误

批判或者消极的评价只有在反对者那里才能绝对正确。不论他们如何强词夺理,颠倒黑白,听者自然心如明镜。如果我们的观点正确,对方就算批评得再过分,也不会得到其他明智听者的支持。正所谓精明的赢家总是避其锋芒,出色的商人常常低调行事。

3.人活着就不得不相互伤害

从古至今,人类之间的相互伤害就从没有停止过。自出生开始我们就和别人拥有同一个空间,分享有限的资源,如水、空气等,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伤害显而易见。所以,站在这种立场上,不对人抱有太大期望,能提高我们自己就是一种成就,这样也就能更加坦然地面对生活了。

7.害怕失去别人时

生活中,喜欢拖人下水的人总会存在。要拒绝他们,则需要勇气和判断力。因为拒绝很可能意味着失去,而害怕失去则令你矛盾,令你不安。

两个死对头同坐在一条船上,一个坐在船头,另一个坐在船尾,两个人背对着背,互不理会。这时,天色突变,风浪四起。船在风雨中飘摇,眼看就要葬身于水。危急时刻,坐在船头的人向船尾掌舵那人拼命喊道:

"船的哪个部分会先沉?"

"船尾啊,都这时候啦,还没头没脑地问这个干吗!"

"啊,我死了不要紧,只是想看到我的仇人比我先死。"

有个成语叫做"橘化为枳",也就是橘子变成枳的意思。它告诉人们根据周围环境不同,事物的性质会发生改变。

晏子名婴,是齐国著名的政治家,齐景公的宰相。晏子生活朴素,机智善辩,一生尽忠国家,在诸侯中声望很高。

一次,他出使楚国。楚王和群臣事先商议好,要当面侮辱一下晏子。晏子到楚国当日,楚王设酒宴欢迎这位齐国显赫使臣。酒宴之上,大家正喝得高兴,这时,两个小官吏绑了一个人来到楚王面前。楚王问:"下面绑的是什么人?"

官吏答道:"禀大王,他是齐国人,犯了盗窃罪,所以把他抓了起来。"

楚王以十分轻蔑的目光看了看晏子之后,说:"怎么?齐国人生来就爱偷盗他人之物吗?"

晏子沉稳地回答道:"我听说,橘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北则变成了枳。两种植物本来相同却变得不同,之所以这样是什么原因呢?是水土环境不相同呀!如今老百姓生活在齐国不偷盗,一到了楚国就变成盗贼,莫非是楚国的环境培养了人们偷东西的习惯?"

晏子的话说得楚王张口结舌。楚王本想戏弄晏子,结果反而弄巧成拙。

生活中,使用"拖人下水"战术的人很多。晚辈或者同事想做些新的尝试时,总会听到这些:

"那个?我做过了,不行,没用的。"

"回家那么早干吗,来!再喝一杯。"

"用不着花那么大心思。干得再好,公司也不会知道的。"

这些话在当时的气氛下显得很自然,不过心知肚明的看客多半都清楚,这样的话分明是想将自己和别人都拖下水。"都做过了,你就没有必要再挑战了"的意思和"我没做过,所以你也不能成功"一样;"再来喝一杯"的意思就是"我不想早点回家,所以你也要晚点回";"不要做得太认真"的意思和"嗬!我没有被承认,你也不能被承认"没什么两样。这不是拖人下水是什么?

所以你千万不要把他们的话放在心上。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不帮助别人、反拖人下水的人,没必要和他们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