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九章 初步想法

张为康这段时间觉得确实很闲,特别是有了和马玉国一家的特殊关系,马玉国特别的照顾他。张为康认为不管怎么样,马玉国都不会说或者做对自己不利的事情。而且张为康把握的原则挺好,既同每个村干部混得特别的熟,又走的不不是很近。同时他又承担一些简单的工作,比如迎接镇上区里的检查,写写报告,这是村干部最希望他做的,他们特别头疼的是给上面写书面汇报材料,现在村里的文字工作全交给了张为康。

这方面的工作量也不是很大,就是随机性比较大,以张为康的文字水平简直就是小菜一碟。

所以张为康就琢磨着得搞一下个人的事情了,特别是明年他就要评中级职称了,得发表一些专业性的文章。

这段时间,张为康看的报纸比较多,也有了一定的思路,就写了两篇论文,寄给了在大学任教的同学,帮忙给发一下。

这时候的论文发表也很简单,要求的学术水平不是很高,只要你能交纳一定的版面费,即使在国家级期刊,甚至核心期刊发表也是比较简单。通过这段时间对马家庄的了解,张为康掌握的情况比较多,比如人口情况、土地情况、村民的文化水平包括生活水平都了解的比较透彻。而且因为张为康一直住在村里,和村民接触也比较多,久而久之都比较熟悉了,甚至好多村民他都能叫上名字。特别是一些年龄大的村民,有一些喜欢在阴凉地里下象棋,张为康有几次跟他们过招,给他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因为张为康的棋艺明显就比他们高出一截,因此他们都喜欢和张为康下棋,甚至请张为康在旁边指导。张为康写论文的那段时间,经常有人过来喊他下棋,弄得张为康很是被动。但也就是这样,随着和村民的熟悉,不仅和村民建立的良好的关系,而且对村里各方面的情况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马家住地处城郊,人多地少,每个人只有5分地,大部分用来做蔬菜大棚,这样实际所需要的农村劳动力很少,大部分人都是中老年人从事农业劳动。而青壮年劳力在清河区附近干临时工的比较多,再一个就是自己做点小生意。还有不少人从事废旧钢铁的收购生意。从杨家镇中心大街一直往北,就是一个清河区比较有名的废旧钢材市场。马明军就在那里从事废旧钢材的收购生意,收入还不错,一年挣个10来万没问题。在没有开饭店之前,马明军几乎全家都在那边忙活。

所以当张为康建议他们开饭馆的时候,马玉国也正是基于此,才决定下来,因为那边就他们爷俩完全能够照应的下来。张为康经过分析,认为马家庄最不安定的因素在于20岁以下的半大小子,这些孩子大多数初中毕业以后就留在了家里,家里的生活不用他们操心,顶多就是多少帮衬家里干点杂活,而这些孩子又都是精力旺盛,难免出去惹事生非,又因为回民比较团结,动不动就会出现群体性的斗殴,而这些孩子有一个靠山,就是马明军。马明军是马家庄和金家庄回民青年的领军人物,讲义气,好勇斗狠,加之学过武术,这附近的回民都服他。

这一点张为康倒是没有想到,因为马明军在家里,简直是一点地位都没有,媳妇妹妹都对他呼来喝去的,可没想到他居然是附近呼风唤雨的人物!但张为康知道,马明军决不是所谓的黑社会老大,他只不过是为自己族人出头压阵,从他对家庭的顾念就可以看得出来。张为康想,关键是得把这些半大小子们的精力转移一下,找到一个正当的发泄口。经过一番思考,他准备利用村委会闲置的房间设立一个村民之家的活动室,一间用作棋牌室,这样在外面下棋的老年人就有了一个固定场所,而且能够风雨无阻的娱乐;再一间用作乒乓球室,主要是让年轻人活动;棋牌室比较简单,只要有房间就行。乒乓球室就差一张球台,张为康记得学校废弃的仓库里就有一张旧球台,质量还不错,给学校说说应该可以拿来用。打定了主意,张为康决定什么时候找马书记商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