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先生说说如何退?”

“与金议和,订立盟约,索取赔偿之后,退出长城。”郭宝玉答道。

“如果那样,岂非还是让金人得以喘息?此前浴血奋战所得来的成果岂不是全部付诸东流了吗?”术赤提出了反论。

郭宝玉坦然道:“大殿下不必焦虑,臣下所言之退并非放弃战果,而是巩固战果。臣下听说大殿下弓马娴熟,想来于射猎一道亦当精通吧?”

“这与攻金有关系吗?”术赤不解,反问道。对于文人的这种譬喻修辞,他无法适应。

“自然有关。臣下尝闻大汗在北方常以射猎之术用于练兵,二者之间的道理颇有相似之处。大殿下应当知道,对付一只受伤的猛兽是四面包围,紧逼不舍,将其迫上绝路,然后与之硬拼好呢?还是放其奔逃,然后以轻骑骚扰,使之不得安宁,待其血竭力尽,拾而缚之更佳呢?”

“自然是后者更好。将野兽性子激起来,那临死一击却也不易抵挡,难保不伤人。啊,先生的意思是……”术赤若有所悟,脸上严峻的神色豁然开朗起来。

郭宝玉微笑道:“大殿下聪明过人,一点即透,实是我蒙古之福。”

“那也是先生这个老师交得明白啊。”成吉思汗开口道,“那么先生以为我军退兵之后,金国会不会抓紧这段时间来休养生息呢?”

郭宝玉道:“不会。正如臣适才所言,金国自自熙宗之后,君庸臣昏,政出无状,官吏凶残贪婪,横征暴敛,致使人心离散,民怨沸腾。况其朝中派系林立,水火不容。此时我们若逼得紧了,难免促成其为自保而合力抵抗,势难取之。若我们稍退一步,他们立刻便会重开内斗,自相残杀。那时,我军经过休整,军势益强,金人分崩离析,其势愈弱。此长彼消之下,再入中原,则毕获大捷。”

“好!好一个此长彼消!先生看,若再入中原,当以何法取之?”

“臣下以为,当以徐图为上。”

“怎样一个徐图?”

“徐图之策不外如下两条:其一,收拾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使女真*之下的汉、契丹各族归附于蒙古,为我助力;其二,先取西南,再联宋灭金。”

“取西南?联宋?”

“正是。中原广大,不容急图。西南吐蕃诸番勇悍可用,却互无统属,呈一盘散沙状,大汗可与之联络,一一收归以为已用。南朝宋国与金有靖康之仇,尝思北伐,怎耐力有不足,若能与之联络结盟,则等于在金人的背上插入了一把尖刀。其时,三家并进,前后夹击,使金首尾不能相顾,则大事可成!”

“好计谋!”听得如痴如醉的众将一齐喝起彩来。如果说在此之前,他们对这个看上去稍嫌文弱的汉人还报有一丝不信任之感的话,此时却已对他这金子般的头脑佩服得五体投地。

成吉思汗站起身来,走到郭宝玉的面前,握住了他的手,转身对明安道:“明安先生,你真是为我推荐了一只报喜的百灵鸟啊。我该怎样感谢你呢?”

明安连忙躬身逊谢道:“为国举贤,原是为臣者应尽之责,何谈褒奖二字。大汗不必客气,若非大汗求贤若渴,明安纵有推荐之心,亦是无能为力啊。”

“是啊。有如此能人,金国却不能用,不亡又等什么?”成吉思汗感慨着,又转身向郭宝玉问道,“中原人物如先生者还能有几人?”

郭宝玉笑道:“大汗,中原才俊甚多,臣下一介凡品,车载斗量之辈而已。”

“先生太谦虚了吧,我看先生便是第一流的人物!”成吉思汗道。

“大汗谬赞,臣下惶恐。臣下愿为大汗举荐两位真正的一流人物。”

“哦?那太好了,先生快说,是哪两位?”

“这第一位乃是契丹人氏,姓耶律,双名楚才。”

“耶律楚才?”成吉思汗口中重复了一遍,向耶律阿海道,“阿海,这个人和你同姓,是一族吧?”

耶律阿海连忙躬身答道:“是,此人与臣下是远亲。”

“阿海,这我就要说你了。同族之中有这么了不起的人物,怎么早不和我说知?”

“回大汗,此人虽是同族,但身边金国官员,与臣下也没什么来往,又身在中都之内,是以臣下也未敢与之联络。”

“是这样,在中都。”成吉思汗微微颔首,对众将道,“你们记住,日后攻下中都,任何人不得伤害这个叫耶律楚才的人,有能将他活着带到我面前的,将给予重赏!”

“喏!”众将齐声答应,各自牢记在心。

成吉思汗又问:“那么另一位呢?”

“另一位却是一位出家人,乃是道教全真派之中的有道之士,名叫丘处机,道号长春子。(嘿嘿)他现在应当在关中一带。”

“道教。是一种宗教吗?”

“是的。”

“这也没什么,我信奉长生天,手下众人之中有信景教的,有信佛教的,再多个信道教的也没什么不得了的。反正万能的长生天无所不容,无所不在,大家没有什么冲突。”成吉思汗爽快得说着,又问,“这二位比先生如何?”

“臣下怎能与之相提并论?这二位如当空之皓月,臣下只不过是莹火;他们如美玉,臣下似粪土;他们若兰嗅,臣下只野草尔。”

“先生又过谦了吧?你说长春子是位了不起的大珊蛮,这我相信。”

郭宝玉心中待要解释这道家全真派与珊蛮巫师全然不同,又不便打断大汗的话,况且这种理论上的事情也不是一两句话便可说清楚的,于是将涌到口边的话又咽了下去。只听成吉思汗继续道:

“可是这位耶律……哦,叫耶律楚才的是吧?”

郭宝玉忙道:“诺。”

“他又有什么样的本领呢?先生竟对他如此的推重?”

“据臣下所知,这耶律楚材乃是昔日大辽国东丹王的八世玄孙。其父官至金章宗尚书左丞,花甲之年老来得子,命名楚材,取字晋卿。这出自于一个汉学典故,‘楚虽有材,晋实用之’,暗示日后必为他国所用。此人自幼博览群书,尤通经史,旁及天文、地理、历法、算学、佛学、老庄学、医学、占卜等术,有王佐之才,匹于萧何、张良,胜过管仲、乐毅。”

“萧何?张良?管仲?乐毅?那又是些什么样的人物呢?是你们汉人之中的把阿秃儿吗?”

郭宝玉道:“大汗这么理解也是对的,他们正是我们汉人之中的把阿秃儿。如果大汗有兴趣,臣下日后会慢慢给大汗讲他们的故事的。”

成吉思汗点了点头道:“你们汉人的历史,以前月忽难和塔塔统阿都和我说过一些,里面拐弯抹角的事情太多,听着总是感到别扭,不过也蛮有意思的。好,改日听听你这个汉人来讲自己民族的故事,也许会听出些不同的味道来。不过我发现你们这些汉人在记录祖先故事的时候总是喜欢隐诲历代的汗们所犯的错误,这就很不好。不能教育后人嘛,不能提醒他们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如果有一天我们蒙古人编写自已的历史,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即使是我做错了什么都要原样照写,不能篡改。失乞忽都忽,你记住了吗?”

“诺。”失乞忽都忽登时惊觉大汗后面的话是在对自己说,连忙上前一步,躬身领命。

郭宝玉听着,想着,暗暗佩服这位目不识丁的大汗那敏锐的洞察力,居然只凭着一些由别人转述的故事残片之中便可透析到“为尊者讳”这一中国史家因因相承的故有恶习,并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因此而可能造成的负作用。

“如此见识,不谛神而明之?”他默默地想着。

忽听成吉思汗又道:“郭先生,还有一件事情要劳烦你。”

“大汗尽管吩咐。”

“给新继位的阿勒坛汗的国书就由你用汉字来写。就在这里写,我说意思,你来润色。”

“深感容幸。”

待从立刻取来了文房四宝放在几案上,郭宝玉告了坐,便秉笔屏息,静候大汗发话。

成吉思汗在宫帐之中微微踱了几步,眉锋一挑,朗声道:“阿勒坛汗,你黄河以北的城市悉数落入我的手中,你现在唯一保有的除了一座中都之外还有什么?这是长生天对你的惩罚。天意既然已经削弱了你,若是我再继续攻击,却不知道万能的青天是否会同意我的做法了。因此,我打算回师蒙古,不再对你加以逼迫。但是,你拿什么样的东西来奉献给我,来消弥我的部下们的愤怒呢?”(5)

随着成吉思汗的口述,郭宝玉笔走龙蛇,在细腻润泽的宣纸上写下了这样一段古雅的文字:汝山东、河北郡县悉为我有,汝所守惟燕京耳。天既弱汝,我复迫汝于险,天其谓我何?我今还军,汝不能犒师以弭我诸将之怒耶?

不久,通文写罢,郭宝玉用抑扬顿挫的声音诵读了一遍,又通过月忽难来解释了一番,成吉思汗感到很是满意,不过他立刻又想到了一件事情,问道:

“这封国书一递过去,咱们就要受约束了,这可让人有点不舒服啦。”

郭宝玉微微一笑道:“大汗,所谓盟约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起约束作用,如果不需要了,那么所谓的约束也就自动消失了。”

“毁弃盟约?这样不太好吧?”

“直接毁弃自然不好,自然是要寻找理由。至于理由嘛,要找还不容易?即使找不到,咱们也可以创造出来啊。”

成吉思汗哈哈大笑道:“先生说的好!没有理由咱们就去创造,愚蠢的阿勒坛汗全身都是破绽呢。”

他又对众将道:“你们谁愿意去中都走一遭?将这国书交给阿勒坛汗。”

“臣下愿往。”

成吉思汗寻声望去,却是明安。他连连摇头道:“石抹将军,你可不能去啊。那些家伙已经恨透了你,此行恐有不测。”

明安笑道:“不会的,有大汗的十万铁骑在,阿勒坛汗是不敢加害于我的。”

成吉思汗闻言,沉呤片刻,点了点头道:“那好吧,我派阿儿孩和你一起去。再派五百铁骑与你们同行。”

“不需要那么多的人马,有十名从人足够了。因为全蒙古都是我的后盾!”

“好胆色!”成吉思汗奋然而起,大步上前,伸出一手与明安相握,又拍了拍他的肩头道,“石抹将军真是一身都是胆啊。”

说罢,一众君臣同时发出豪迈的大笑。

※※※※※※※※※

三天后,出使中都的明安等人安然返回了。与他们同时来到蒙古大营的还有金国派出的议和使者——新任的丞相完颜福兴。这位须发皆白的宗室老臣怀着悲怆的心情走入了成吉思汗的宫帐,因为他知道自己将成为本朝自立国百年以来最为屈辱的丞相,所谓的议和不过是向强敌输款求饶的代名词而已。自太祖阿骨打起兵至今,百年间向来只有别国向大金进贡财物女子的份,而今天,这样的噩运竟然周而复始得降落在自己的头上,不但可怜可笑,更是可悲可叹。

他摸了摸怀中业已被焐得微微发热的国书,想到不久就要将这充斥着卑躬屈膝的词汇、怯懦畏缩的文字的书信交付出去,昭示于光天化日之下,昭示于入侵者的眼前的时候,老人觉得自己的心已经完全死去了。

“奉卫绍王女岐国公主及金帛、童男女五百、马三千以献”——一想到这些耻辱的献礼,老人全身的血液都几乎凝固了。被莫大的羞耻与屈辱所完全堵塞!

成吉思汗端坐在正中,看着眼前屈膝拜倒的金国丞相,他以为自己的心情会相当激动,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他的头脑如水般清明,他甚至没有急于打开那份国书的**,反而仔细得端详着眼前的这位老人。这位老人也姓完颜,这不由得令他回忆起当年攻打塔塔儿人的时候所见过的那位完颜襄丞相,二人同姓,同为金国的丞相,只是自己与之相见时所处的地位交换了过来。这是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改变,其意义甚至超过了自起兵以来的历次胜利。因为那些胜利所为的就是这一天,让强大的金国拜倒在自己的脚下,只有这样才真正的完成了当年俺巴孩汗的遗嘱——秃十甲,断十指,以弓箭为他复仇,进而也达成了自己的夙愿——真正得将“招讨”的职衔原封奉还给了金国人,此前交给那个完颜彝的委任状仅仅是完成这一心愿的发端而已。

“苍狼白鹿的子孙们终有一日会向你们讨还这笔血债。你们的城市将被夷为平地,你们的后代将被血海所淹没!”

这是俺巴孩汗临终前做出的预言。他的子孙终于以顽强的意志、不懈的努力、铁的争战、血的牺牲使之在这个时候化为了现实。蒙古人的斗志在燃烧,烧遍中原大地,直冲苍穹!

"哈哈哈,快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留守在后方的那颜们和牧民们,我们胜了,我们打败不可一世的金国了!"收到了金国的投降国书和供品之后,成吉思汗就迫不及待的吩咐着身边的随从.

也不怪他如此激动,蒙古,等这一天,等得实在是太久了,久到他这次都是孤注一掷,心惊胆战的拼上了自己所有的家当,可不正是为了这一天吗?

这样的好消息,自然是要与所有的蒙古人一起庆祝了.

消息就这样快马一路传递,欢呼声也一路随着传信的快马一路朝着蒙古腹地蔓延,一时间,整个蒙古都成了欢乐的海洋.

他们能不高兴,能不兴奋吗?有了这样的胜利,牧民们身上的担子就会减轻不少,不是有战利品吗,虽然他们没上战场,没有他们的份,可有如此收获的大汉也不好意思再全部征收他们的税收不是,想必大汉没有那么杀风景吧!

更何况,牧民们的子弟大多也都在军中效力,这次胜利自然也有他们的份吧,没多有少总能分到不少的好东西不是?还有金国被打趴下了,西夏也被打趴下了,主动权在手,这通往中原甚至是传说中富得流油的大宋的商道也打开了,以后将会有更多的商人来到蒙古做生意,牧民们也将会有更多的生活来源?这样有好处的事情,大家怎么能不欢呼雀跃?

消息传到黑龙江万户区的时候,时间早已过去了一个多月,这也是没办法不是,中古时代草原上的交通情况大家也可想而知,这还算是很快的了,用的是军情通报的渠道,不然这个时间可就让人头痛了~~~~~~

黑龙江万户取自然也是一片欢呼不提,过金又连忙在万户区抽调了大量的青壮,迅速的补充进这一路上到南宋的铁谷商行里,以便应付随后而来更加庞大的流民潮,金国,现在不是乱得一团糟吗?